晚上睡不着,就再写点。 先PS,如果有认识的兄弟姐妹,但求不要戳穿,不要透露出故事里的任何人的姓名等真实信息,虽然都是属实,但希望大家给我和故事里的人一点点保护。 既然是大学的回忆,就先从军训讲起吧。 军训的时候学校发的衣服还是那种老式的绿色军服,鞋都是解放鞋,穿起来很是不舒服,外出拉练的时候长时间磨损,损伤了大脚趾,到现在还没有恢复,这也算大学军训留下的永久回忆吧。前段时间在公众号上看到现在新生军训,发的衣服也正规了很多。 军训期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却和军训毫无关系,当时老校区所在的雁塔区选举区长(或是RD...
晚上睡不着,就再写点。
先PS,如果有认识的兄弟姐妹,但求不要戳穿,不要透露出故事里的任何人的姓名等真实信息,虽然都是属实,但希望大家给我和故事里的人一点点保护。
既然是大学的回忆,就先从军训讲起吧。
军训的时候学校发的衣服还是那种老式的绿色军服,鞋都是解放鞋,穿起来很是不舒服,外出拉练的时候长时间磨损,损伤了大脚趾,到现在还没有恢复,这也算大学军训留下的永久回忆吧。前段时间在公众号上看到现在新生军训,发的衣服也正规了很多。
军训期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却和军训毫无关系,当时老校区所在的雁塔区选举区长(或是RD代表?),作为新生的我们还拥有了1票神圣的投票权,当然作为外地学生,对这些候选人当然是一概不了解的,而且给的候选人简历也相当简单,红色的纸片上只有年龄、籍贯、性别、学历,后来我看着有一个老乡,索性就这样第一次在宿舍门口行使了投票权。
军训生活枯燥而又充实,一曲《黄河大合唱》作为大合唱比赛的曲目使军训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,也是在当时认识了隔壁宿舍的某位钢琴八级哥们,后来人称“钢八”。此人后来艺术细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,常常在宿舍弹着吉他唱着歌,成为好几个同学的吉他启蒙老师,也是一件乐事。
军训期间宿舍4个人都是初来乍到,每次都是集体行动,也是从那时起就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,一起上自习、一起吃饭、一起上网。军训结束那天正好是我18岁生日,当时对学校周围全无了解(其他那时候新校区外面基本就是一个村子),于是宿舍4人就在北餐三楼点菜,第一次喝了西安本地的汉斯九度,差点被放到。。。
大一的生活是单纯而美好的,那时候从初中就开始紧绷的学习大脑终于可以得到自由释放,终于可以做到小学就梦想的时间自由了。那时候还保留着高中上自习的习惯,晚上一般都上到10点,经常的地方就是在D座(那时候还只有星天苑),最喜欢的课程就是大数、大物和高等化学。
说到大数,不得不提到当时的大数老师周莉莉老师,印象中她讲过我们当时的年纪和她女儿差不多大小。周老师不仅学术功底雄厚(当时的大数教材她参与编写),讲课也是娓娓道来,由浅入深、耐心细致,绝对是妈妈级的好老师!在学习之外,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是,大一下学期转到了A座上课,由于距离食堂比较远,大家基本还没到下课铃响就开始收拾书包准备吃饭。记得有一天,距离下课还有10分钟左右,大家像往常一样开始收拾书包,这时候周老师还在讲课,看到此景,周老师停了下来,说到“快下课了吧,那同学们就早点下课吧,去食堂吃个热饭,不过下楼的时候小心点,其他班还在上课”就这样,周老师用一句话打动了大家,后来大家上课、交作业都比较自觉。可是后来才知道,当时周老师已经身患重病,可爱的周老师一直在带病上课,可是即便是这样她也仅在支撑不住的时候才会说“同学们,我站不住了,坐着讲会吧”…..2013年12月,在微博上看到她去世的消息,突然忍不住眼泪,不禁感慨工大失去了一位好老师!周老师,我会永远记住您!
说到周老师,不得不提到当时大物的文老师,与周老师不同,文老师要求严厉,通常在上课时批评不认真的同学,相同的是耐心细致、治学严谨、融会贯通,不幸的是文老师也是英年早逝。
或许是天妒英才吧,再次为这两位老师默哀!
想不到这次竟然以伤感收尾。
时间不早了,这次先写到这。